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学子论文]探析新媒体时代的网络浅阅读现象

时间: 2023-12-24 03:23:26 |   作者: 乐鱼手机登录网站

  :当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程度与受众可用时间和精力的缺乏,这两者的矛盾越发不可调和时,网络浅阅读成为越来越突出的现象。文章详细梳理了网络浅阅读的成因及特征,并提出应该辩证地看待浅阅读现象。既有利弊,便需要规避浅阅读的危害和充分的利用它的益处,文章最后提出将深阅读与浅阅读、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结合起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新媒体,是一个快速滚动、随时间推进的概念,其内涵会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而有所增减。中国人民大学的匡文波认为,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上看新媒体具有高度互动性。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更好的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1]。目前新媒体最重要的包含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

  关于浅阅读的内涵,目前非常权威的定义尚未出炉。本文引用南京大学吴燕与张彩霞的定义:浅阅读是指人们借助现代媒介从符号中获取某种信息或者意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2]。作为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一种新兴的阅读方式,除了与传统阅读一样是获取信息的形式外,浅阅读更注重追求阅读过程中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愉悦。

  浅阅读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当前网络新媒体的大环境下,浅阅读及网络浅阅读越来越成为民众阅读非常普遍的状态,成为社会的一种常见现象。本文将对网络浅阅读现象的产生进行归因。

  其实尼葛洛庞帝在其1996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中就曾指出,在电脑和数字通信呈指数增长的时候,人们正在奔向突发性剧变的临界点[3]。在十多年后的今日,互联网的信息数量更是呈几何级数爆炸式增长。持续增长的新媒介传播通道,依旧不断发布各种资讯的大众传媒,这带来的海量资讯使得大众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然而浅阅读的现象并非中国独有,从现代国家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能够正常的看到,欧美国家都出现过类似的现象。现代性的工业生产,使得大批量复制生产的文化产品充斥着消费市场,相对应地消费的人在其中应接不暇。随着我们国家社会向工业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效益的追逐,导致大众价值观发生转变,直接引发大众的阅读倾向发生转变,由以往带有延迟性的深层阅读转变为短时内获取实用有效信息的阅读方式,而这也是浅阅读的特征所在。

  跨入市场经济的体制,传媒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受众市场,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均采取改革,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这样媒介产品越来越符合受众浅阅读的需求。

  浮躁与喧嚣是描述当下社会心态极为贴切的词汇,对信息过载的焦虑和对未来充满了狂热期盼的矛盾心情成为了浅阅读生长的温床。而现实中人们可用于阅读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为了更有效把握现实的发展变化,人们不得不改变自身解读信息的方式,将视野伸向更加广阔的面,这势必会影响到对信息的深度的掌握[4]。可以说,浅阅读现象的出现是人类的一种应激反应,人们通过改变信息的接受方式来掌握更大范围内的信息。

  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提出过“文化工业”理论,他认为“文化工业”使得高雅文化与低俗文化的界限不再径渭分明,两种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5]。文化工业的批量复制生产对其消费者具有潜伏性的操纵作用,其本质是防止人们产生批评性的思想。在“文化工业”和网络新媒体的影响下,人们选择网络浅阅读方式的趋势在所难免。

  网络新媒体等传播技术应用于阅读过程,呈现出一种碎片化的阅读方式。大众在阅读时不再正身端坐,也不再持有以往那种认真思索的心态,而更看重感官享受,阅读语言呈现碎片化,阅读过程呈现跳跃化,粗略随意地浏览阅读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

  理查德·沃尔曼曾在《Information Anxiety(信息焦虑)》表述过,当大批量复制生产的信息超出了人们的有效解决能力,人们面对这些海量信息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迫感[6]。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受众可借助的阅读方式逐渐增加,人们很少或者不再像传统媒介时代那样经常进行深阅读,尤其是互联网可以让人们随时获得各种信息,阅读之而不求甚解,这种网络浅阅读的方式让读者接收到的信息仅仅停留在表面,而不能深入思考和理解信息的内容,影响了阅读的质量和效率。迫于这股压迫感,浅层次快速浏览式阅读作为应激反应,它的出现便有了必然性。

  新媒体时代,图像符号已经占据了阅读内容正文的大部分,传统的语言文字则被简化成了只言片语。批判学派学者丹尼尔?贝尔提出过目前居统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率了观众[7]。传统的语言文字变成了图像符号的附庸和注释,甚至依然动摇了长期以来文字的独霸地位[8],网络浅阅读是一种视觉化的阅读方式。

  西奥多·阿多诺认为,如果文化的消费对象对文化并不提出创新的要求,而是让文化为他服务,那文化就成为了消遣的一部分[9]。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升学、就业及升职等的压力使得人们再难以有精力进行深阅读和深思考,即使是阅读,也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对信息过载的焦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网络浅阅读便成了人们首选的阅读方式。

  网络浅阅读的盛行,体现了消费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渗透,然其也是大众文化抵抗精英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浅阅读打破了阅读的门槛限制。传统性质的阅读需要读者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知识建构,网络浅阅读带着较强的随意性,等搜索引擎以及其他媒介工具将图书馆搬到网络上,这能够让普通受众有机会接触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缩小与专业领域内精英的“知识鸿沟”,享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促使全民阅读的好氛围的形成。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新媒介传播渠道的增多使得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但各类信息的浅层化、碎片化日渐严重,网络浅阅读的现象也慢慢变得突出,此现状可以让我们深思。

  以数字化阅读为主的阅读模式的形成,以其方便、直观和形象等特点改变着受众的阅读习惯。传统印刷媒介时代纸质阅读的深入性、高度集中化的阅读习惯渐渐被倾向跳跃式、碎片化的、视觉化的数字化阅读习惯所代替[10]。受众通过浅层阅读浏览并筛选信息,以翻阅的形式代替了传统阅读“正襟危坐”的阅读习惯,这其中自是利弊参杂。

  读者进行深阅读,能够理解文字传达的涵义并且进行思考,有助于提升学识与能力,而浅阅读则轻易造成读者思维的钝化和语言使用能力的弱化,尤其是网络阅读还会损伤读者的视力。不论身心,浅阅读都会对受众的思维方法和文化素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不利于青少年的个性发展。当然我们还应该了解浅阅读的可取之处,全面且辩证地看待网络浅阅读现象。

  浅阅读能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获取知识的方式应该回归深阅读。依赖和沉迷浅阅读是不可取的,浅阅读的盛行正在摧毁人类建立在纸质印刷文化上的思考能力和理性思维。但是当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爆炸程度与受众可用时间、精力缺乏两者的矛盾不可调和时,网络浅阅读能快速地筛选出无关信息,让受众了解所读信息的重要程度[11]。受众可以据之有选择地进行深阅读,并将浅阅读与深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节约时机精力,同时回归纸质阅读,将之与网络阅读结合起来,摈除外界繁杂信息的干扰,获取知识和阅读的乐趣。

  充分运用网络媒体信息筛选功能的同时,回归纸质阅读很有必要,当然新媒介本身的内容信息也需要逐渐往深刻方向发展,做到浅阅读中藏着“深思考”。就网络浅阅读现象的弊端而言,读者需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自身阅读管理,同时社会各类阅读组织也应该加以辅助,如开展读书分享会等;就网络浅阅读现象的益处而言,读者需要将深阅读与浅阅读、纸质阅读与网络阅读结合起来,提高阅读的效果与质量。(作者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

  [3] [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

  [5][9] 陆杨.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7] [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8] 杨清华.浅阅读现象的大众传播学阐释[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9.

  [10] 梁希妹.泛媒时代的浅阅读现象研究[D].辽宁:辽宁大学,2012.

  习的2014将访欧亚三国刘铁男之子自述李志江被调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北京“最牛违建”邯郸越南媳妇失踪提高烟税广东“亿元巨贪”广东改革岁月韩先聪被双开香港警方清障王珞丹张嘉佳恋情2014年度风云人物刘铁男被判无期